64年過去,當年憑一首《我的祖國》爆紅的郭蘭英,現在怎么樣了?
郭蘭英,對于這個名字,不僅老一輩的人熟悉,很多年輕人應該也不會陌生。
郭蘭英是一位“國寶級”的老藝術家,她的那首《我的祖國》,很多人都聽過,當時可謂是風靡全國。
“一條大河波浪寬,風吹稻花香兩岸……”這樣的旋律印刻在幾代人的腦海中,揮之不去。
如今64年過去,郭蘭英現在怎么樣了呢?
1929年,郭蘭英出生于山西一個貧苦的家庭里。
家里因為太窮,只剩下幾把小米,母親因饑餓沒有一滴奶水,結果父母一狠心,把她扔到村外的樹林里面。
郭蘭英的姑姑聽說哥嫂把孩子扔了,連滾帶爬地跑到野外把已經奄奄一息的郭蘭英給救了回來。
為了能討口飯吃,剛四歲時,郭蘭英便跟著一個名叫郭羊成的叔叔跑臺子學晉劇。
正是因為吃過太多苦,早早開始學習戲曲的郭蘭英,為了擺脫困苦的生活,她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苦的學習戲曲,不斷修煉自己的技藝。
所以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,不管環境有多么惡劣,她都沒有停止過練功唱歌。
一方面因為郭蘭英確實是喜歡唱歌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家中太貧困,她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出徒,開始掙錢養活家人。
那時的她又小又矮,連舞臺都爬不上,每次都要被人卡住腰抱上臺,個子還沒有木刀高,她就使出吃奶的力氣,舉起木刀揮舞。
然而,就算是如此艱難的時光,對于郭蘭英來說都是幸福的,起碼有飯吃,又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。
1956年,電影《上甘嶺》上映,這是我國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,它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。
在上甘嶺戰役中,中國人民志愿軍誓死堅守陣地,打退了以美國為首的“聯合國軍”數十次瘋狂進攻,共斃傷俘敵2.5萬余人,為中朝軍隊的大反攻贏得了時間,并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。
美帝侵略者由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,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,最終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。
時代創造英雄,這部電影,不僅成功塑造了張忠發、孟德貴等志愿軍基層指戰員的英雄形象,也在全國觀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。
電影上映時,萬人空巷,而由郭蘭英演唱的電影插曲《我的祖國》,更是火遍全中國。
可以說,在那個年代,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唱這首歌曲,所以這首歌曲又有著“第二國歌”的美譽。
郭蘭英的嗓音清麗婉轉,蜚聲全國,1949年,郭蘭英兩次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會,她試唱的《我的祖國》,在場者聽了無一不叫好。
隨后,《上甘嶺》的導演沙蒙立即聯系了當時設備最好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錄音,一曲唱罷,參加錄音的工作人員的眼里竟已噙滿了淚花。
歌曲錄制后的第二天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非電影插曲的形式,向全國播放了這首歌,并立即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,電影還未上映,插曲就風靡全國。
1982年,郭蘭英正式告別舞臺,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民族聲樂的傳承和發展中。
1986年底,她和丈夫帶著所有積蓄來到冼星海的家鄉廣東番禺,在一片荒山上開辦了“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??茖W?!?后改為“郭蘭英藝術學?!?。
當時,郭蘭英既要當校長又要當老師,每天早上她都親自帶著學生練功,一個眼神、一個表情、一個動作,她的示范都要細微到極致。
對于國人來說,郭蘭英早已不單單是一位老藝術家,她也見證了中國民族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和發展,代表了幾代中國人的記憶,唱出了無數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情。
現如今已90歲高齡的郭蘭英,卻還是很有氣質,中氣十足、神采奕奕的活躍在舞臺上,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氣魄。
2019年的元宵晚會上,我們再次看到了郭蘭英老師,晚會上,她與四位青年歌手共同演唱了這首經典歌曲《我的祖國》。
當熟悉的旋律響起,這首歌瞬間把大家帶入了深深的回憶當中,喚起了人們心底那份對祖國母親最純真的依戀,感動了無數人。
今天我在寫郭蘭英的時候,被她對待藝術的精神所折服,聽她唱的那首《我得祖國》,更是深深被她動容的唱腔所感動。
現在很多年輕人總是很浮躁,遇到點困難就想著放棄,遇到些挫折就想輕生。
不妨學學老一輩們那種不折不撓的革命精神,不要顧慮那么多,埋頭接著干,總能闖出一片天!
郭蘭英老師現在已經90多歲的高齡,但可惜膝下并無子女,在我看來,她的晚年生活更多的是一種孤獨。
現在的她過得非常好,家庭也非常的溫馨甜蜜,生活也非常的幸福。
如今過得挺好,她已經退休,在家含飴弄孫,生活很幸福。
郭蘭英什么時候去世的
??郭蘭英沒有去世。郭蘭英,1929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遙,今年90周歲。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,晉劇表演藝術家,歌劇表演藝術家,民族聲樂教育家。
郭蘭英老師從藝69年,始終堅守自己熱愛的舞臺,她深入生活,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;遍訪五大洲各國,多次受到國內外的藝術嘉獎。
??
郭蘭英的歌從解放前唱到解放后,從戰爭時期唱到建設時期。幾乎中國革命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郭蘭英的代表作品。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與她相提并論。甚至在一些歷史記錄片中也會不止一次地使用郭蘭英的鏡頭。
郭蘭英有過兩段鮮為人知的婚姻,第一任丈夫名叫方浦東,祖籍湖北,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笙首席演奏家。
??她的第二任丈夫萬兆元,年長她3歲,山東人,國畫家,主攻花鳥畫,1998年病逝。生前曾在北京少年宮當過美術輔導員,某機關文化干部,北京中國畫研究院畫家,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。